最近華文教育似乎走近了春天。
從中國大學文憑被承認,到獨中統考文憑被考慮受承認,以及南方學院有望被升格為大學,最值得一提的是首相在檳城的“一個馬來西亞教育慈善腳車行”中鼓勵友族同胞學習華語,并表示為自己的孩子能說一口流利的華語而感到自豪。這句話,更顯示政府開始對華教實行開明的政策。
華教在被打壓幾十年以後,終於見到了一線曙光。對熱心華教的人士來說,算得上是遲來的好消息。當然,遲到好過沒到。但首相是真心對華教實行開明政策嗎?
最近華文教育似乎走近了春天。
從中國大學文憑被承認,到獨中統考文憑被考慮受承認,以及南方學院有望被升格為大學,最值得一提的是首相在檳城的“一個馬來西亞教育慈善腳車行”中鼓勵友族同胞學習華語,并表示為自己的孩子能說一口流利的華語而感到自豪。這句話,更顯示政府開始對華教實行開明的政策。
華教在被打壓幾十年以後,終於見到了一線曙光。對熱心華教的人士來說,算得上是遲來的好消息。當然,遲到好過沒到。但首相是真心對華教實行開明政策嗎?
今天是馬來西亞第五十三周年國慶日。當然,也就是說今天是公共假期。在大學里度過國慶日還是頭一遭,因為每一次慶祝國慶日總都會在家里,學校假期嘛!在大學裡度過的感覺很不一樣,就好象少了一份激情,或許大家都在忙于考試吧!抑或說今年的國慶日在齋戒月中度過,國民比較提不起勁來?
以往在8月30日夜晚的時候,總會觀看電視里的倒數活動。眾多倒數活動當中,最熱鬧的當屬吉隆坡獨立廣場的倒數儀式。那是一個官方倒數活動,不需要大力宣傳,但年年都人海如云,儼然已是一種文化了。像我們這種遠離首都的子民,不能到現場感受氣氛,只能從電視上看那里的人山人海,象徵式的文藝表演,以及政治人物的做秀活動。當然,小時候的時候怎么懂什么是“象徵式”,什么是“作秀”,但總會去期待他們的表演,尤其是華人舞蹈的時候。大家就會打起精神來,觀賞“代表”我們的表演。這不算是一種種族主義,只不過說華人的表演對我們來說或許比較有親和力吧!
小時候早起,倒數后翌日,一起身就扭開電視的按鈕,收看國慶日的閱兵儀式。當年很多電視臺都相爭直播這個儀式,而今日還堅持直播的,大概只剩下國營電視臺吧?首先是最高元首(現在被稱為國家元首)閱兵,奏國歌,首相帶領全民喊七聲“Merdeka”。之后就是游行,有西裝筆挺又帥氣的軍隊;花枝招展、最吸人眼球的花車;還有一班人以散步的腳步游行,迄今我依然不知道他們是什么人士。再來就是最令人興奮的環節——空軍閱兵,幾架飛機在獨立廣場低空掠過,同時噴射出事先裝好的顏料,顏料隨著飛行軌道散開來,在藍天中出現了幾條彩色的弧形,令人嘆為觀止。隨后又是象徵國民團結的舞蹈,也就是說各族一起跳舞。大概是早上10半到11點,一個象徵國家獨立的儀式才正式結束。
風調雨順只是妄想
算是一杯攪渾的水沉淀了,前一陣子連續地發生天災,吞噬了數不盡的性命。
自八八的臺風吹跨臺灣之來,世界多地體會到了天搖地動的滋味,那令人驚竦、無助、悲哀的感覺令人不堪回首。
最近文章的標題很像是在學作文似的,就是我們中六那篇1000++字的作文啊!
我想應該是被我們親愛的給傳染了,去你的!不要把這種爛病毒傳給我!
好,元歸正傳,最近我們的公共服務局發生了很多事情,當然是因為他們的不公正啦!
自馬哈迪喊出“向東學習”的口號后,馬來西亞開始擯棄西方的制度,認為她是一種殖民思想的的制度。
所以就這樣,馬哈迪喊出了這個口號,認為東方國家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們學習的,不知是制度還是思想方面。
口號喊了幾十年,知道今日許多東西都有日本的雛形,很明顯的是道路,以前的道路是用英國的模式建造的,而近十年的道路則改用日本的模式。
最近學校很流行一個課題——英授數理政策是否應該繼續推行。
這項政策在2003年推行以來,斷斷續續地出現争議的聲音,尤其是反對的聲浪,更是反個不停。
前一個月竟然來個游行抗議,向政府施壓,當然最后又是警察贏了,游街的相關人士也呈上備忘錄,希望政府能繼續03年以前用母語教數理的政策。
輝煌的條紋,
但不輝煌的國家。